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部动态
学部动态

罗先刚院士: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为科技工作者基本职业素养

 

时间:2023-01-10
来源:  【责任编辑:】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科技工作者不能缺位。

  早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要求与期望:“广大院士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他还希望院士发挥好“四个表率”作用。这份要求与期待,是对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以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的姿态,在科研工作中深入领会,一以贯之地去实践。

  首先,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把自己的有限力量投入到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洪流中。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政治、经济问题与科技问题关联密切、深度交织,围绕战略科技问题的大国竞争十分激烈。我国必须掌握更多的核心战略科技能力,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加从容不迫。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紧要处却仅有几步,我们理应以原始性科技创新为起点,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祖国、人民交出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的高质量创新成果。

  其次,要坚定职业信念,创新敢为人先,勇攀科技高峰。曾经的我们由于缺乏科学层面的原始性创新,在多数研究领域长期处于跟随、追赶状态。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得到根本改变。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由跟随到引领,由并行到超越的转变。创新进入“无人区”后,之前的科学研究范式将不再适用,我们只有始终秉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信念,才能在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上进而有为、行稳致远。

  最后,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使科研工作回归本质。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家和人民给予科研工作者坚定支持:不断提升的科研条件、做事成事的创新生态、全社会的高度理解和尊重。同时,伴随着大量资源向科技领域的倾斜和投入,学术道德也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与挑战。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时刻提醒自己,是国家和人民成就了现在的我们,开展创新性工作、满足祖国和人民所需是我们的基本职业要求,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使科研回归学术本质。这是对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底线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去遵循、实践。

  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祖国的强盛让我们得以在伟大的历史征程中承担责任。我们当秉持科技工作者基本职业素养,心怀“国之大者”,不负使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导航
首页
学部介绍
院士信息
院士大会
院士增选
智库建设
出版物
学部工作局
动态
学部动态
媒体报道
咨询评议
学术交流
科普活动
院士动态
专题
2021中科院院士增选
2019中科院院士增选
陈嘉庚科学奖
科学与中国
学术引领
科学人生·百年
院士文库
缅怀院士
中科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
纪念学部成立60周年
院士口述故事
工具栏
院士邮箱系统
院士增选系统
学部咨询项目管理系统
学部学科项目管理系统
院士退休信息报备系统

id_start124338id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