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设 >  科学文化传播 >  科普动态
智库建设

徐宗本院士:从砍柴娃到数学家的蜕变之旅

“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进校园活动 

时间:2017-12-05
来源:  【责任编辑:】
【字号:    

  “这是我童年时期唯一的一张照片,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砍柴娃。”一张泛黄老旧的黑白照片拉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教授讲座的帷幕,也将在场300多名学生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秦岭山区。

  “一个山沟沟里的砍柴娃,怎样成为一个数学家?希望我的成长轨迹能对同学们有所启示。”11月29日下午,在西北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徐宗本为高一学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别致”报告。

  报告会伊始,徐宗本向同学们分享了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了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深入浅出,生动风趣,充满激情的报告赢得师生们阵阵掌声。

  苦涩的童年教会了他承担和坚韧。为了照顾体弱的母亲,他和姐姐承担起了家里繁重的劳动,打猪草、背红薯、上山砍柴、挣工分样样不落。“什么是坚持?”徐宗本说:“就是背红薯时摔得满身是伤,也要咬牙忍痛将散落的红薯一一拾起,继续背回家。”生命的挣扎在他的心里种下了帮人、感恩的种子,也培养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家遇变故时,在艰难求学时,在漫漫申诉路上时,他由衷地感受到被人帮助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也下决心要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命运的转折带给他更广阔的天地、更远大的志向。进入西北大学求学,那时起便立志做一个能影响别人、影响社会的人。三十年上下求索,潜心教学和科研,发表200多篇国际论文,培育桃李满天下。但仍然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终于迎来了事业的爆发期:获得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应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特邀报告,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切的幸运源自于性格的坚韧、志向的远大、工作的勤勉、做事的投入和为人的诚恳。

  “如果一个人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养成某种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便会成为你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便会养活你一辈子!”徐宗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这句话。

  最后,徐宗本从立志、做事、为人三方面表达了自己对青年学生的期望:把有所作为当做终生目标、让追求卓越变成习惯、服务他人彰显自己的价值。青年人要目光远大,更要脚踏实地;盼一举成名,但需忍耐坚持;要坚强自信,更要谦卑为人。“希望同学们能够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最终收获成功!”

  据了解,早在今年7月22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西北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举办了“科学院实验班”授牌仪式,旨在发挥院校合作优势,培养对科学有追求、有抱负、有目标、有梦想的学生。此次邀请徐宗本院士作报告,就是双方开展合作办学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中国科协等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等承办的一次“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进校园活动。

  转自“科学网”。

  

  徐宗本院士报告中

  

  师生们认真听讲

导航
首页
学部介绍
院士信息
院士大会
院士增选
智库建设
出版物
学部工作局
动态
学部动态
媒体报道
咨询评议
学术交流
科普活动
院士动态
专题
2021中科院院士增选
2019中科院院士增选
陈嘉庚科学奖
科学与中国
学术引领
科学人生·百年
院士文库
缅怀院士
中科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
纪念学部成立60周年
院士口述故事
工具栏
院士邮箱系统
院士增选系统
学部咨询项目管理系统
学部学科项目管理系统
院士退休信息报备系统

id_start124322id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