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振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23日3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刘振兴先生1929年9月14日生于山东昌乐,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55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副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应用地球物理所、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他曾任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IAGA)中国委员会主席、COSPAR 中国委员会委员、欧洲空间局Cluster 科学系统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宇航联(IAF)小卫星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世纪80年代初,刘振兴先生率先在我国开展木星磁层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木星磁层磁盘模型,相关研究成果被写入剑桥大学出版的《木星磁层物理》一书中,被称为“刘氏模型”。1985年,刘振兴先生冲破三十多年来磁场重联研究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机制,创建了涡旋诱发重联理论(VIR),被国际同行专家公认为当前国际上最主要的三个瞬时重联模型之一。
1988年,刘振兴先生与美国专家合作,首次建立了从太阳风至磁尾完整磁层亚暴的等效电路模型。上世纪90年代初,刘振兴先生积极推动空间科学探测与研究,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组建了中国Cluster数据研究中心及科学研究团队。
1997年,刘振兴先生等人提出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立即引起了国际空间科学界的关注,欧空局主动提出其Cluster 计划与中国双星计划进行合作。2000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双星探测计划,双星计划与欧洲空间局Cluster 计划合作,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探测,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双星计划开辟了我国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卫星探测之路。
刘振兴先生是我国磁层物理研究和空间探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磁层物理的前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多次获国内外奖励: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2年获法国图鲁兹市长勋章;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000年获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联合颁发的 Vikram Sarabhai 奖;2001年获欧空局“欧空局Cluster II 项目突出贡献”证书,并获何梁何利奖;2004获美国航空航天局授予的“项目贡献奖”,当选2004年全国十大科技英才;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他率领的团队获国际宇航联颁发的双星—Cluster 杰出团队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奖项。
刘振兴先生从事空间科学工作60年来,爱国敬业,唯实求真,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亲切随和,把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格为后人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