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纪念科学春天的四点思考
1978年3月18日~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大会开启了科技界的拨乱反正,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声。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历了30个春秋,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从科学技术是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科技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断与时俱进,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的期望和历史的重托。
30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对科技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近5年,政府对科技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长期努力,我国科技的总体实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国的科技已经在前进的征途上发挥了先导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我们现在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进一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今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已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内涵与特征也已比较清晰。进一步认识研究机构、大学与企业研发组织的职能与分工,认识当代世界各国科学技术活动组织体系的基本特征,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科学技术活动的规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国家、地方、企业的创新需求的新发展,企业、大学、国立科研机构、国防和其他工业研究机构创新能力的新提升,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在我国的新拓展,竞争、挑战和合作的新格局,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水平、能力、效率和体制都提出了新要求。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高度化的目标导向,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水平,鼓励企业为自主创新配置更优质的资源,提升企业家重视和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以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为骨干与基础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依靠政策和体制创新促进各创新体系之间的紧密衔接、互补合作、和谐共进。
二、真正做到科技创新以人为本,增强科技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对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对于提髙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作用日益重要。我们应总结人才工作经验、分析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与文化,建立和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已经成为当今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增强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加速培养和吸纳拔尖创新人才,又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务之急、关键所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政策制定、计划组织、资源配置、实施协调。要建立适合中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造就一批徳才兼备、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才能的战略科技专家和领衔科学家与工程师。既要提供公正公平的事业发展机会,又要注重将有限资源向领军人才集聚。以领军人才为核心,聚集创新资源,给予优秀领军人才更多承担重大项目的机会,减少对项目的评估,加强对人的评估,力求产生最大的创新效益。
三、对原始性探索采取宽松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创造力
原始性创新的诞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许多对科技有巨大贡献的巨匠,成名前都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失败。如果遇到挫折研究工作就遭到扼杀,绝大多数科技重大突破将无法产生。因此,各国对这条战线上工作的科学家通常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硬性规定指标。许多现代实验室对这类工作的管理原则就是“不管理”,唯一的管理是选人。只要看准一位科学家适合做这类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时甚至长达十几年)任其在自己选定的方向工作。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始性创新要重视全球性知识共享
目前国际上热门的重大学术前沿课题往往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出现了集多国资源共同研究的趋势(如ITER计划等)。应鼓励我国的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享资源和信息,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对有基础和优势的科研机构,应选准目标,给予大力和稳定持续的支持。坚持对外开放,吸引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共同研究,使其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中心。创办几份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刊物,可以从我国有资源优势的学科中启动,刊物的主编等人选可以从全球招聘。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各国对原始性创新的利用也正在全球化。原始性创新的成果绝大多数都是在世界范围共享的。一定意义上说,利用原创性科技成果形成技术和产业链才是影响综合国力更重要更根本的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发达程度越高, 利用全球化知识和智力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
(节选自中国科技产业.2008,(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