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院士口述故事是通过院士口述、组织访谈、史料编纂等方式,以挖掘整理广大院士在科研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事件、所承担的重大创新成果以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为重点,以“小故事”的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形式,面向公众传播,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学家风范,扩大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社会影响。

王大中:为了祖国的核能事业


  195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工程物理系,这是国家为培养原子能科学技术人才而成立的第一个核工程系。就在那年暑假,我刚在机械系读完二年级,被调入了这个新的系。虽然在南开中学时代我就偏爱物理,放学回家的路上,总要弯道去逛逛旧货摊,买些便宜的小电器,回家自己安装电机、电话、收音机之类小玩意,但这次转读工物系却是“身不由己”的。就这样,我们46位由各系抽调出来的同学组成了工程物理系的第一班,我们怀着一种探索微观世界的神秘感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

  到高年级,要分专门化了,当时班上不少学习好的同学都选上核物理专业,而我却选了核反应堆专业。其实,那时我对核反应堆一点都不了解。当时有一件事对我有深刻影响,那是一次看了介绍前苏联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的记录片,尽管那座核电站功率只有5000千瓦,但原子核裂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及那厚厚的混凝土墙和自动开启铁门后面的原子炉,却给自己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链式裂变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被控制的,能量又是怎样传出和利用的?正是这种好奇心驱动着自己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从那以后至今近40年了,我一直在这个领域工作着。

  1958年国家批准在清华大学建设一座2兆瓦屏蔽试验反应堆及核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那年,我刚大学毕业就留校参加筹建反应堆的工作。一批年轻人在总工程师吕应中同志带领下,开赴到一片荒野的燕山脚下,开始了为期六年的建堆过程。当时,我们这批年轻人不要说建造反应堆了,对这种“尖端”的设施连看也没看见过。我了解反应堆还是从做模型开始的。当时,交给我的任务是带领一批同学制作反应堆工程的模型,我们从马粪纸模型开始做起,接着是三合板模型,一直到有机玻璃模型。一个个系统,一个个设备,边摸索,边学习,边制作,大家没日没夜地工作,模型终于制作成功了。虽然它只是一个反应堆的模型,却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反应堆研究与设计开始了,为了进行反应堆中子物理计算设计,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数值计算,当时没有电子计算机,20几个年轻人用手摇和电动计算器一连几天几夜计算,就这样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掌握和完成了复杂的堆芯中子物理设计。反应堆零功率实验是另一个“攻坚战”,为了掌握反应堆链式裂变反应规律和验证反应堆中子物理设计,需要建造一座反应堆临界实验装置(称为零功率反应堆)。尽管这种反应堆功率很小,但要人们在它旁边直接操作,因此在安全上与实验技术上要求十分高。又是我们这批年轻人,从查阅文献开始,边摸索,边实验,边改进,终于建成了一座零功率反应堆,而且实现了远距离自动加水临界技术。

  建堆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工程开工后不久,就遇上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当时大家住在帐篷里,肚子吃不饱,有时一连几天没水洗脸,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工程中途又遇到资金困难,缺乏材料,面临停工威胁。就在工程的关键时刻,由于施工单位工人错误操作,又出了技术事故,使已安装完毕的反应堆铝池壳出现严重损坏。建设者心急如焚,局外人议论纷纷。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停工下马?当时,我们这批年轻的反应堆建设者没有被困难吓住,而是知难而进,通过自己的实干去克服一个个困难,终于在1964年9月底建成了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而当时这批反应堆建设者们的平均年龄仅为23岁半。

  参加第一座屏蔽反应堆建堆那六年的奋斗历程,使我终身受益。从做反应堆模型,到建成零功率反应堆;从跑材料、搞加工,到参加土建与安装;从系统调试,到反应堆一次启动运行成功,在这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使我对反应堆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通过建堆实践使自己体会到,只有将“开拓创新”与“科学求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事业有成。

  六年建堆的奋斗史也告诉我们,科技攻关的过程决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的,只有“知难而进”,执着追求,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当年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一批年轻人之所以能建成反应堆,靠的是群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它使我认识到:现代大型高科技项目往往是多学科的集合,是科学与技术、工程与科学的综合体。只有参加这种项目的每个人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又把所有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地集中起来,形成群体的优势,才能在高科技领域作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贡献。

  如今30年过去了,在当年屏蔽试验反应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这个基地上培育和锻炼了一大批核科技领域的技术骨干和专家。在这个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我和同事们一起,在1989年成功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一体化壳式5兆瓦核供热堆,使我国在核能供热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由核研院研究开发的核供热堆,已经国家批准将在大庆建设一座200兆瓦核供热工程示范堆。同时,经国家批准立项的863高技术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堆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也在核研院进行。

  30多年来,建设第一座反应堆过程中形成的好的传统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为祖国的核能事业努力工作。

  (节选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