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壬葆:科研生活五十年的点滴体会
科学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科学思路,否则寸步难行,更谈不上长期征服自然了。对于这个问题,任何科学工作者都不能回避,它是时刻向我们挑战的。现在,经常有人这样说,科学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我国建国以来,百废待兴,国家多方面的建设都需要科学去参与。掌握任何一门科学技术,都要经过学习与训练过程,这样深入下去,兴趣也就产生了。前面我曾提及,当我初到英国做研究生的时候,教授给了我一个研究题目,我确实毫无兴趣,同时,我对那个研究题目也毫无知识,但我具有研究该题的条件。当时,我的想法是面临这种现实,抗拒不如从命,先对这个研究课题展开工作,看了此题包含哪些内容,有无深入研究的价值。这就是我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行探索的过程,此时,一切心中无数。在这过程,最重要的是要结合研究课题广泛地查阅文献,通过阅读文献获得了与该课题有关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再选择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经过初步实践和文献阅读,对该研究课题的思路就开始产生,研究兴趣也随之提高了。所以,科学工作者也有三部曲:第一是实践,从实践接触研究对象的本质;第二是阅读文献,吸收前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第三是孕育新的知识,使新成果产生。这最后一步也就是知识加工过程,这对于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确实是很重要的。
以上所述是一个简单的科学训练历程,它可引导一个初学者进入科学之门。研究任何一门学问,最基本的是不断地努力,动手与动脑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渐渐有所建树。一个科学作者要重视起步研究的课题,这是进入科学之门的“敲门砖”,然后才能升堂入室,走出自己的路子,以后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水平很高,而另外一些人虽也有一定的成就,但并不那样出色?这除了个人的天赋不同外,个人努力程度不同,或努力方向不同,也都是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对于科学工作者,有一个原则值得注意,即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面要广一些,而且也应有一定的深度,这样,基础就比较巩固,在具体研究工作中的办法比较多,研究思路也比较活跃。但是对具体研究内容和范围就不宜太宽,如研究范围过宽,研究面过多,就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最终的贡献也不可能太大,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个科学工作者,还必须能写好科学论文,这是一项基本训练。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写论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研究工作可能做得很出色、很有意义,但如果不能有条理地总结出来,不能写好论文,其中包括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恰如其分地做出科学结论,这样就会减低研究工作的价值。现在有不少人只想多写论文,而不知如何写好论文,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必须努力纠正。
科学研究,应以质量第一。如果你能写出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比写出十篇水平不高的论文意义大得多。关于这个问题,英国老师的教导使我获益匪浅。记得当我提交博士论文的时候,我把约近两年内一个主题的实验结果,写成三篇论文,内容还是比较好的,但文字写得比较粗糙,就交给我的导师了。因为我想,我的英文水平不高,即使自己再三修改,交给老师看时,他还是要修改的,何必多费劲呢!这次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平时导师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但这次对我所写的论文却不满意了。有一天,他叫我去讨论一下论文的事,他开口第一句话就说:“朱,你几篇论文写得不够满意”。接着又说:“我看你写完初稿,自己未加细心修改就交给我了,这怎么行呢!平时我自己写论文,至少也要反复修改四、五次,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了,才放心交给人家看,否则寄出去投稿也会退回来的;再者,你实验材料已足够了,但不要写成几篇文章,如果把这些材料合并起来写成一篇,其水平要比三篇高得多,你拿回去再仔细加工一下吧”。我当时听了,感到很惭愧,就取回原稿,按照导师的意见将三篇论文的材料重新组织一下,写成一篇,对文字又再三修饰几次。当第二次给他看时,他就比较满意地接受了,并且细心地又作了修改。这是五十年前发生的一件小事,但至今记忆犹新,今天我提笔写论文时,仍然遵循着老师的教导去做。
(节选自http://www.caps-china.org/ 中国生理学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