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院士口述故事是通过院士口述、组织访谈、史料编纂等方式,以挖掘整理广大院士在科研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事件、所承担的重大创新成果以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为重点,以“小故事”的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形式,面向公众传播,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学家风范,扩大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社会影响。

杨石先:对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实验工作要加强  

  现在我国的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走上了正轨,学校里和社会上的学习风气很浓。但是,实验工作还没有很好开展起来。许多中学生没有做过实验,不少大学生也没有受到必要的实验训练,这说明人们对实验工作的认识不足。 

  早在前清时期,受张之洞“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影响,有些小学除自然外,也开始学习生物、化学和物理,并且有了演示实验。1907年,我在天津民立第二小学高小二年级上化学课时,化学老师每堂课都作演示实验。从玻璃仪器的安装到氢气、二氧化硫、氨、氯气、硫酸等的制备,一年内作了三、四十个化学物质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的演示实验。在高小三年级学 物理时,教师也同样作了力、热、声、光、磁、电多种演示实验。也就是在那时,使我对化学和物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时隔七十多年的今天,非但小学没有化学和物理课程,中学的理化课也很少做实验。有些高中毕业生没见过试管、烧瓶、滴管是什么样的,更不要说自己动手做实验了。甚至是大学也很少进行必要的实验训练。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封建文化专制的影响,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使中国的文化教育落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四人帮”刮了一阵风,就把科学的细致观察,深入研究进行的试验,给吹掉了。 

  1921年,我在美国的一个大学的研究院做研究员时,兼管过实验室,看到有的中国大学化学系毕业生由于不会化学实验操作,在几天内损坏了很多仪器,赔偿损失后,这些学生连吃饭都发生了困难,不得不改学文科。没料到,六十多年前中国留学生不会化学实验操作的历史,如今又重演了。这两年,我们向许多国家选派了大批留学生,其中有一部分只是外文好一点,但是专业基础较差,竟连一些必要的实验都没做过,所以他们在国外的学习研究工作很难进行。这不仅是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现象,也反映了各级教育部门对基础理论和实验工作的认识不足。 

  1972年,周总理着手解决被林彪、“四人帮”严重破坏的教育战线的问题,提出大学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光明日报》刊登了周培源同志的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光明日报》征求我的意见,我复信说:“很好!周培源同志的意见很对。我还要补充一点,除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之外,也要加强实验工作。我们要赶紧想办法把仪器制造和试剂药品的生产抓上去!”现在有许多情况表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如一位中学教师讲的:“有时有钱没有仪器,有时有仪器没有钱,也有时有钱有仪器没有人去买。”拿玻璃仪器的生产来说,“文化大革命”前,北京、上海、天津都生产玻璃仪器,能够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有些还畅销国外。但是,近几年来,玻璃仪器生产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仍然没有达到“文化大革命”前的产量,种类也不多。其原因是,一方面生产部门愿意生产大批量的、高产值的、盈利率高的,不愿做批量小、难度大而盈利率低的;另一方面是工人的技术力量缺乏。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  

  我希望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地安排仪器和试剂药品的生产。将大学和中学以至小学的实验室尽快恢复和建设起来,普遍地开展实验教学。否则,我们会在这个问题上吃大亏。 

    

  基础学科要全面发展 

    

  人们通常认为自然学科只有三大基础,所以就有“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其实,基础学科还包括生物(植物、动物、生理)、自然、地理等等,基础学科要全面发展。 

  这些年受“四人帮”的危害,教育工作被摧残,一些基础学科被取消。就化学而论,受有的人关于数学和物理两大基础可以包括化学的影响,化学这门基础学科被削弱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从事化学生产和化学研究的要比物理和数学多许多倍。因为化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从医药、农药、炸药、高能燃料到化肥、化纤以及肥皂、牙膏这样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化学。而我国从事化学方面工作的人才特别缺乏。有些小的化肥厂和农 药厂,竟然连一个受过专门化学教育的人都没有。这样的生产和产品的质量是很难设想的,所以化学学科的教育要加强。 

  生物这门学科这些年也被忽视了。中学有数理化竞赛,而没有生物竞赛。许多中学的生物教师改行了,因对这门课程不重视或缺少教师,有的学校把这门课程取消了,有的学校把这门课程的学时减少了。生物实验更无从谈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生物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揭开生命秘密的遗传工程研究的开展,促使生物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的深度。农业育种、植物保护、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都需要大量的生物学专门人才,为培养新一代的农民,办好农村中学也需要大批生物教师。农业要上去,生物学科要发展。 

  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基础理论学科,也要重视应用学科。各门基础学科要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又红又专,而这个专是一专多能。因为现代的科学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所以从小学、中学就要全面打好基础。没有全面坚实的基础,培养人才将是空中楼阁。 

                

  要坚持两个中心的思想  

  1954年,我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发挥科学潜力,积极开展高等学校研究工作》的文章。后来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把大学办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但是现在还有人说:“大学应只有一个中心,就是教育中心,如果把大学办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大学成了多中心。”还有人说:“大学的师资维持教学都有困难,无法顾及科研工作。”等等。在这里,我还要老生常谈一番。 

  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这在国外早已经是人人皆知毋庸置疑的了,因为许多研究工作都是首先从大学搞起来的。例如:德国有个拜尔医药染料公司。拜尔是什么人?他是德国大学教授,他研究了靛青染料。蓝靛是蓼蓝叶泡水发酵用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早年印度许多地方大规模种植,英国通过在印度生产蓝靛,赚取了大量财富。拜尔经过分析,得出蓝靛是有机化合物,找出其化学结构,进行人工合成后,用化学方法进行生产。化学生产的蓝靛要比印度农民生产的还便宜,质量也更高。因为蓝靛种植的地方土壤不同,品种不同,它所含的蓝、黄、红的色素的比例也不同,用同一蓝靛染出织物的颜色也就不同,而人工合成的是纯的蓝靛,没有天然的缺欠。所以在国外人们知道大学能够搞科研。工矿企业的问题 也都找大学去研究。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是这样,大学先搞科研,然后才有企业和国家的研究机构。 

  我在1954年时说过:“高等学校有三部分人员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首先是教师,其中受过研究工作训练的或基础较好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在适当指导下可以作些研究工作。包括教授、讲师和具有教学与管理实验经验的助教在内;第二部分是研究生,他们在修业期满必须提出研究论文,研究题目可以结合国家生产建设与学术上的需要来拟订;第三部分是每年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均有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规定。他们的研究论文或设计可以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分担其中比较简易的研究部分。”这就是把高等学校办成科研中心的具体条件。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发挥高等学校的科研潜力尤为必要。 

  高等学校是人才荟萃之地,有许多不同的学科,而且老、中、青长期沿续不断,思想非常活跃,要发挥高等学校的科研潜力,将其办成教育和科研中心,为四化多作贡献。这是高等学校的领导应该重视、应该加强组织领导的一件大事。(写于19802月) 

    

  (节选自人民教育,1980,(09):12-13+32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