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院士口述故事是通过院士口述、组织访谈、史料编纂等方式,以挖掘整理广大院士在科研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事件、所承担的重大创新成果以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为重点,以“小故事”的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形式,面向公众传播,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学家风范,扩大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社会影响。

朱邦芬:我所熟悉的几位中国物理学大师的为人之本


  怎样用一个词来分别描述我所认识的这几位物理学大师?我想,用“淡泊”形容王明贞先生,用“单纯”描述彭桓武先生,“朴实”之于黄昆先生,“低调”对应黄祖洽先生,“平和”描述周光召先生;杨振宁先生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仔细想了想,尝试用“率真”这个词。

  为什么说王明贞先生淡泊呢?她有句“三乐”的座右铭: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我想她之所以能够高寿,除了遗传基因,跟她的“三乐”心态也很有关系。

  她一辈子经受了很多坎坷,包括求学时遇到种种障碍,“文革”期间曾与丈夫俞启忠在监狱分别被单独关了近6年和近8年,只是因为她的丈夫是江青前夫黄敬(俞启威)的弟弟。经受了这样的无妄之灾,她的心态依旧非常平和,很不容易。

  王明贞1955年留美归国,和她一起分配到清华物理教研组的还有一位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学——徐璋本教授。当时清华把徐璋本定为三级教授、王明贞定为二级教授,徐璋本有情绪,王明贞就说,把我也定成三级教授吧!如果把我定为二级教授、徐璋本定为三级教授,那我就离开清华。

  王明贞在物理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很有影响的重要工作,坦率地讲,她是中国在1949年之前统计物理领域最有成就的一个人,回国后又辛勤从事物理教学,但生前在国内知名度并不算高,与院士这样的头衔也毫不相干。尽管如此,终其一生,她的心态都非常好,她的为人值得我们敬仰。

  为什么用“单纯”来描述彭桓武先生?彭桓武的导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克思·玻恩在回忆录中曾经说,彭桓武除了他那“神秘的”才干之外是很单纯的,外表像个壮实的农民。对另两位中国学生程开甲和杨立铭(后来也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玻恩的形容则是“高尚、文雅、有高度教养的绅士”。玻恩用“单纯”来评价彭桓武,我觉得确实很妥切。

  大家知道彭桓武有一句名言——经常有人问他,你在国外做研究这么有成就,已有正式教职,为什么还选择回国?彭先生的回答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句话表达了他单纯的赤子之心。

  再举一个例子,前些年有一个一度很热门的研究课题叫“冷聚变”(后来出现了很多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有点赝科学的味道,这当然是后话)。当时的彭先生仍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几位年轻人给他讲讲“冷聚变”是怎么回事,并且亲自探究这里面是否有道理。

  一位功成名就、年事已高的大师依然对新鲜的事充满好奇心,而且完全是以探索心态做学问,我以为这很好地体现了彭先生的回归到科学、科学家“单纯”的本色。

  再来谈谈黄昆先生的“朴实”。我跟黄昆在一个办公室相处了15年,跟他无拘无束,没大没小,是世上受他教诲最多的一个人。黄昆在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时说:“我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 没有什么神奇的和惊人的地方。”黄昆的内心可能还是比较骄傲的;但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正,总是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有点成绩也是由于比较幸运。

  黄昆曾经说:“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有机遇,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不管有多有少,总是能使自己的力量真正使出来做点有用的工作。”黄昆1951年回国后在北大物理系任教,一直到“文革”结束,基本上没有继续从事他早前在国外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科研。后来有人问他,你当时在英国的好几个同学都拿了诺贝尔奖,如果你当年没有回国,或者回国后继续做科研,你也很可能拿诺贝尔奖,那么多年只做教学对你来讲是不是一种很大的牺牲?黄昆并不赞同这一说法。

  他说,他是把教学当成科研来钻研,在教学中研究了很多问题,自己在教学中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黄先生带出了一大批中国学生,后来这批学生成为中国半导体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骨干,他觉得自己教学的成就并不比做科研的贡献来得小。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昆先生作为科学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昆把科学研究经费看得十分重。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期间,他每接手一笔较大的科研经费时,都如履薄冰、睡不踏实,唯恐浪费了人民辛辛苦苦省下来的血汗钱。他经常说,基础研究,也要算一算投入产出,算一算你为这篇研究论文所花的钱值不值。在讨论研究经费时,他坚决反对有的人抱着“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的态度,大手大脚浪费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

  他特别欣赏实验人员在自己独特想法的基础上,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搭建实验装置,然后做出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他对有些人只是依靠进口的昂贵的洋设备,做些测量工作,很不以为然。黄昆的一个朴素的信念是——“做基础研究,花了钱就应该相应在科学上做出贡献。”

  从所长位置退下来以后,1986年,他带领整个理论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固体的能谱理论”。这个题目囊括了理论组所有11位研究人员的全部工作领域,总额为人民币2万元。在这点经费支持下,结合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黄昆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从事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领域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全所乃至全国在这个新兴领域的工作。

  我眼里的杨振宁先生的性格呈现多面:既有一位科学大师反潮流、大无畏的“气场”、洞察力和大局观,有时又像一个孩子,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时不时地会冒出几句“皇帝没穿新衣”之类的真话。我曾用“一个真人,一个童心未泯的科学大师”作为一篇追思彭桓武先生文章的标题,现在我觉得以此来形容杨振宁先生,也许更合适一些。

  他曾戴着红领巾跟小朋友在一起品味书香,怀有一颗率真之心。又如他曾在文章中写他父亲,“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这只有率真和坦诚的人才会这样写。

  黄祖洽是彭桓武的学生。黄祖洽说过,作为一名教授讲课是理所当然的,不讲课是不正常的,这跟彭先生“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句名言的逻辑和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黄祖洽曾经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原子能反应堆和核潜艇做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被评为“两弹一星”元勋。很多人为他抱不平,然而在一首题为《抒怀》的诗里他写道:“山花今烂漫,何须绘麟阁。”麒麟阁是古代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黄祖洽的意思是,“山花”已经烂漫了,何必一定要去争功勋呢!这是何等的胸怀!

  黄祖洽还曾在一篇散文中特别称赞莲子,而不是人们通常赞美的莲花。他写道“莲实从它初成实的时候开始,就默默地隐在花芯,藏身在由花托膨大而形成的浅黄色的小莲蓬中;就是等到莲蓬长大变绿后,莲实(莲子)们也依然让莲蓬的粗糙组织包裹着,不急于向人们表露,更谈不上夸耀自己。”这里的莲实就是我们前辈大师对待个人名利的一个隐喻。

  再看看周光召先生。他曾说:“我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成败得失并不是非常在意,尤其是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始终努力,即使做不到也就算了,并不为此而烦恼,因为我已经做了该做的。”他还曾说:“能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一页的人并不多,希望清华的学生中能多出些可以毫无愧色地写在中国的历史上的人。”

  周光召的家庭出身和海外关系都比较复杂,没有彭桓武、钱三强这些师长的慧眼,他不可能从事原子弹研究工作。“文革”当中他曾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我想这种平和的心态对于他的成功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我只是简单介绍了几位大师为人的一鳞半爪。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正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执着于探究真理、不计较成败得失的精神,才有可能在学术上做出非凡的成就。

  (本文节选自物理.2016,(10)621-634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