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将在5秒钟后带您返回网站首页 !
咨询评议
网站检索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
     条15号
邮编:100190
Email:webeditor@cashq.ac.cn
新楼兰工程—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生态重建与跨越式发展

时间:2003-05-29来源:     字体大小[]

 
   一、“新楼兰工程”的提出 

   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下游以及南疆东部向罗布洼地汇聚的数条水系,面积约40.8´104km2,人口约70万。这里人居环境极为恶劣,生产力十分低下,生态环境治理与重建任务尤为紧迫和繁重。
 
   塔河下游的楼兰古国和丝绸之路曾一度孕育过灿烂的历史文化。古国衰败和丝路断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变。然而,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钾盐、石棉、玉石、石油与天然气等),大自然赋予的神奇大漠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是祖国边疆不可舍弃的一隅宝地。218和315国道在此交汇,未来青新铁路的枢纽站亦座落其中,处于联系内地与边疆第二战略通道的桥头堡位置。塔河下游“绿色走廊”不仅负有防止沙漠合龙、保护国道畅通的生态使命,还肩负着保证边疆稳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政治重任。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了总额为107亿元的塔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规划,以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为主体,为解决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条件。然而仅靠自然河道向下游漫灌的输水方式,有违生态经济学原则,难以根本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只有将现代化的高新科学技术与系统性的生态工程治理措施相结合,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纳入产业化与市场经济的轨道,才能真正实现该地区的生态重建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由此,谨提出新楼兰工程—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生态重建与跨越式发展方案。 

   二、“新楼兰工程”的主要结构 

   可简略归纳为“水、绿、游、城”四个方面。 

   1.水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 

   (1)多途径解决塔里木河下游水源 

   塔河流域综合治理后,每年可向下游输水3.0´108m3,尚难以满足新楼兰工程需求,必须多途径调配水资源。拟通过车尔臣河流域综合治理、若羌水资源开发利用、开—孔河流域调水和地下水资源开发等方式,每年增水4-5.5´108m3,以保证新楼兰工程所需生态和生产用水。 

   如多途径调配水资源,增加塔河下游区供水4-5.5´108m3,则台特马湖有可能维持几十平方千米的湖面或湿地。台特马湖是广义罗布泊湖盆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是部分地恢复罗布泊水乡泽国风貌。 

   (2)高效节水管道输水系统 

   借鉴国外管道输水经验,拟在塔河下游建立高标准的管道输水系统:沿塔河下游河道、绿色走廊和交通沿线建设防渗漏、防蒸发、分等级的输水管道系统;沿线设置多级阀门、支管或支渠,形成一个现代化的节水管道网络,作为新楼兰工程的主动脉,全面实现水资源的定点、定时、定量统一调配管理和高效节约利用,缓解塔河下游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时空配置问题,并防止水污染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2.生态建设绿色工程 

   (1)荒漠化防治植被体系与基地建设 

   在输水管道及国道沿线,保护与培育生长较好的天然胡杨林以及重建柽柳灌丛等,同时设立英苏、阿拉干、考干、罗布庄和台特马湖5个不同类型的荒漠化防治试验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贯通全线,形成塔河下游生态环境保育的前沿阵地,这也将成为绿洲和城镇的防护网。 

   (2)特色绿洲农牧业体系 

   绿洲生态与生产并举,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建立林、果、草、粮、经五元结构,将塔河下游绿洲粮棉、林果、草的用地比例由目前的8:1.5:0.5调整为5:2:3。通过区域田园林草的科学配置,扩大特色林果业种植,发展以人工饲草料基地为基础的舍饲畜牧业,优化绿洲生态系统生产,使之成为“新楼兰工程”特色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从而保障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高效持续发展。 

   (3)盐生生物产业工程 

   本区盐生植物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种类约占中国盐生植物总数的49%和世界高等盐生植物总数的8%,多为具抗盐、耐旱基因的天然种质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用价值。如,可作为优质油料、蔬菜、饲料等用途的盐角草,具强心作用并可治疗高血压等症的罗布麻等,均适宜在本区人工种植,可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盐生生物产业工程。盐生植物具有生物聚盐能力,在盐碱土上种植可使土地脱盐。 

   3.特色旅游与生态旅游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古迹、独特的景观、殊异的环境、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如楼兰古城遗址、丝绸之路、沙漠绿洲、雅丹地貌、胡杨林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当地发展特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新支柱产业。 

   4.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建设-新楼兰市
城市化发展对于本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等意义重大。在环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城市链中,惟独东南角缺少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建议将若羌县城规划扩建为一个中等规模的新型特色生态旅游中心城市—“楼兰市”,作为塔里木盆地东南隅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链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该城可以结合生态移民,集聚边远居民,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减缓山区和绿洲边缘的生态压力,起到促进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社会的重要作用,便于管理和利用国家投资以及统一调配自然资源。 

   以上述四个方面为核心结构的新楼兰工程,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工矿企业与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必要的支撑,以提供充足的建设资金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本区矿产资源丰富,若羌的石棉储量占全国1/3,现年产量达1´104吨左右;尉犁的蛭石储量占全国92.98%;罗布泊地区已探明钾盐工业储量达2.99´108吨,其潜在价值超过5000´108元;继博湖县发现石油资源后,若羌境内英南2井获工业油气流,显示极大的开发潜力。此外,218和315等国道的改造和即将建设的青新铁路等,也为该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新楼兰工程”涉及巴州四县一市和兵团农二师六个团场,利益主体多元化,水资源需求多元化,以水为中心的生态与经济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应在项目管理方面有所创新:如加强新楼兰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前期研究,强化并扩大塔里木河管理局的管理地位,以及建立水市场的调节和生态补偿机制等。 
 
 
( 2003-5-29 ) 
 
 

 
 
 

打印】【关闭】【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将在5秒钟后带您返回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