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第52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光催化分解水”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胜利召开。论坛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会主任朱道本院士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院士、北京大学黎乐民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院士分别主持了会议的四个阶段报告和讨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十余位院士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会议,国内从事光催化分解水研究的160多位学者和研究生参与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本次论坛针对光催化分解水研究领域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邀请十二位相关领域一线专家做了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光催化分解水领域近几年来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李灿院士首先做了题为“光催化分解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并从基础研究角度全面深入地剖析了光催化分解水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实现高效分解水的挑战性,并对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了深入分析。与会代表结合学术报告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内容包括:自然界光合作用PSII中钙锰氧放氧活性中心精细结构及其人工模拟合成研究,功能化模拟氢化酶高效产氢分子催化剂的研究,金属配合物基高效产氧分子催化体系的研究,宽光谱捕光材料的研究,光生电荷分离有效分离及其微纳尺度上的光谱及成像表征研究,光电催化分解水的研究,以及光催化、光电催化理论研究进展。
将太阳能通过光催化转化为化学能的研究(包括分解水和转化二氧化碳),是一条理想的太阳能转化、储存和利用方式,是人类根本上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最佳途径,被认为是能源领域的“圣杯”。国内外近几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已经清晰地表明,光催化分解水极有望是未来能源领域的一种颠覆性科学技术。通过本次论坛可以看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学者在光催化分解水的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领先,在人工光合研究方面站在国际前沿起跑线上,但光催化分解水要实现工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在基础科学方面做出更大、更长期的努力。
本次第52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科院化学部、中科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中国科学》杂志社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