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院士口述故事是通过院士口述、组织访谈、史料编纂等方式,以挖掘整理广大院士在科研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事件、所承担的重大创新成果以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为重点,以“小故事”的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形式,面向公众传播,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学家风范,扩大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社会影响。

徐如人: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学科第一届研究生的培养


时间:2024-06-17作者:

20世纪80年代,徐如人(左)在指导研究生做实验(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2024年是吉林大学建立研究生院40周年,同样值得庆祝的是,40年前的1月13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们化学学院(当时叫化学系)的无机化学(导师:徐如人)与高分子化学(导师:唐敖庆、沈家骢、汤心颐)获批博士点加上1981年首批获批的物理化学博士点(导师:蔡镏生、唐敖庆、孙家钟、江元生),吉林大学成为了当时全国第二个拥有三个博士点学科的化学系,仅次于北京大学。这不仅值得我们来庆祝,更值得我们来回顾和总结吉化学系如何从白手起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奋斗来取得这些成绩的。

1952年,20岁的我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提前毕业,怀着“支援东北”的满腔热情来到位于长春的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任助教工作。1953年,在关实之教授的领导下,我和曹锡章、庞文琴、王式正四名刚从大学三年级毕业的助教共同组成了无机化学教研组。我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参加了化学系的创建工作。从那时起到1965年的十多年间,我从带化学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开始,先后从事“普通化学”(物理系,1953-1955)、“化学”(哲学系,1957)、“无机与分析化学”(化专班,1958)、“现代化学基础”(化一、化二,三个学期,1961-1962)、小班“无机化学”(试点班,1963)等大学一年级的基础教学与实验工作。

“文革”期间,由于出身问题,我被下放到农村,之后到校办工厂当工人。在农村的三年里,我和五七战友吉林省地方工业研究所的吴德铭与王福继两位化工工程师合作,利用我当时创建出来的水热合成方法,在120-150℃,用土法制成的夹套水热反应器,与碱水热反应生产水玻璃,为当地公社创造了一些收益。在校办工厂的时候,我又协助德惠县化工厂,利用长白山盛产的矿物资源江浮石来生产国家急需应用的A型与Y型分子筛。这些经历为我日后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基础。

1977年,我被“平反”,恢复了教师身份,开始“试用性”地从事指导工农兵学员毕业论文工作。同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国家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工作。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1977年,吉先后招收了77级与78级两届本科生。1978年,为进一步适应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吉化学系开始恢复招收研究生。我有幸被选为化学系首批有资格招收研究生的中青年教师之一。

1978年10月15日,化学系迎来了恢复招生后的首批29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我招收的研究生李守贵、张健民、刘新生、赵敬平以及从南京来的女生曹惠。同年12月,我与化学系其他11位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初为导师的我既感到高兴与使命的光荣,同时也感到肩上担子特别的沉重。对于仅有三年大学学习、且提前毕业,从教后主要从事基础课教学,下乡又耽搁了几年的我来讲,仿佛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为了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我花了大量精力了解研究生的教学与课程设置、研究生论文如何选题,特别是在当时极困难的实验条件下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等等。我制订了细致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为学生讲授了有关“分子筛化学”与“无机合成化学”方面的课程,给学生打好专业研究的基础。

那时国内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水平与国际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我开始查阅美国《化学文摘》以及当时化学系资料室所能查到的其他国外期刊,又从别人那里借到了一本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分子筛会议的论文集。为了看懂英文书籍,我着实花费了不小的精力。1952年来吉后,我开始学习俄文。那时化学系的整个教学模式都是向苏联学习,教学材料也大都是俄文的,很少看过英文书籍,困难可想而知。几个月下来,从初步看懂这本论文集,到最后翻译出全部文章,我用掉了五本厚厚的笔记本。

从查阅的文献中,我发现当时国际上有几个研究组在分子筛的合成与晶化领域很活跃,并且作出了一些比较系统的工作。诸如德国汉堡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汉斯·莱歇特(H.Lechert)教授、英国阿伯丁大学化学系的登特·格拉瑟(D.Glasser)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物化系的约翰·默瑞格·托马斯(J.M.Thomas)教授等研究组。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汉斯·莱歇特教授发表在美国《物理化学期刊》(J.Phys.Chem.)上的两篇关于分子筛形成机理的文章。文中所述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很新颖,在当时具有比较超前的思想,都是我以前未曾听闻的,这激起了我的研究兴趣。1978年起,我开始与汉斯·莱歇特教授建立了通信联系,从中得到了不少好的启示。

为了更好地学习与交流,我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即通过化学系领导向学校外事部门申请,邀请汉斯·莱歇特教授来校访问交流。于今来说,大学间的国际交流已是常态,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地处祖国北疆的吉林大学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合作很少。刚刚平反不久的我率先提出同欧洲国家的学者建立科研联系,是需要勇气的。直至今日,我还是十分感谢当时学校和系里的开明与信任。通过学校向教育部申请,经过了较繁琐的手续后,终于批准了邀请汉斯·莱歇特教授来校访问讲学的请求。这是化学系第一次邀请西方国家大学教授来校访问讲学,也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79年7月,汉斯·莱歇特教授应邀来到了吉林大学。在一个月的讲学中,我与汉斯·莱歇特教授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我不仅向莱歇特教授请教了有关研究生培养与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就有关分子筛合成与晶化方面的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做了深入探讨。在他的建议下,经过认真思考后,我决定将学生的研究方向直接推向国际前沿,为学生制订了“以特定结构的分子筛为对象的生成机理研究”的毕业论文,其中两人用不同方法研究Y型分子筛,两人研究L型分子筛,另一位研究Ω型分子筛。这是我们追赶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积极尝试。此后,我又在1981年与1983年间连续三次邀请莱歇特教授来校访问讲学,并探讨科研合作的可行性。

研究方向和选题都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按照既定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对高校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研设备十分短缺。课题组就连X射线衍射分析这样最基本的表征,也得跑到5千米外的吉林省地方工业研究所去测定。这在东北的寒冬里尤为困难。但学生们从不抱怨,还做得特别认真。

1981年,学生们完成了各自的毕业论文,开始准备答辩。因为是第一批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我特别重视,要求也很严格。我要求学生们的毕业论文都要用中、英文来撰写,并准备中、英文各一份以备评委评审。这对学生们是一种压力,但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且为1984年1月吉大无机化学评上博士点,以及1987年被评选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打下了基础。

在我的严格要求下,五位研究生如期完成了论文的撰写任务。我特意聘请来校讲学的汉斯·莱歇特教授作答辩委员会主席,成员由化学系的关实之教授、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朱惟庸主任工程师、东北师范大学的郑汝骊教授及我和庞文琴等人组成。由于准备充分,学生们的答辩都很不错,论文得到了评委们的赞许,并一致获得通过。在我的记忆中,当时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的汉斯·莱歇特教授对中国硕士研究生的表现感到很惊讶,事后还问过我,这是否是博士论文答辩。

这些扎实的研究工作为我们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子筛微孔化合物的合成晶化机理与设计定向合成的系统研究”开创了一个好的开端。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后,我推荐学生们到国(境)外继续深造:张健民赴德国汉堡大学,李守贵赴香港中文大学,刘新生赴英国剑桥大学,赵敬平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曹惠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这些当时国际一流的高校能够接受我们的毕业生,这本身就是对我们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

1983年,徐如人(右)与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博士后梅迪乐讨论研究工作(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基于对我们课题组合成与晶化研究工作的了解,1984年,汉斯·莱歇特教授推荐汉堡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梅迪乐(D.Metzer)来我组作博士后。梅迪乐是吉林大学招收的第一位外籍博士后。这在当时的全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也是极其罕见的尝试。我当时以重要分子筛ZSM-5的晶化与模板关系为题,请梅迪乐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我与汉斯·莱歇特教授之间的友谊与学术交流一直保持了几十年。也因此开启了吉林大学化学学科与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的新模式,为我们学校研究生院的成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节选自《闻雁集》,吉林日报微信公众号,2024-05-20)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