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院士口述故事是通过院士口述、组织访谈、史料编纂等方式,以挖掘整理广大院士在科研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事件、所承担的重大创新成果以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为重点,以“小故事”的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形式,面向公众传播,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学家风范,扩大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社会影响。

殷鸿福: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4-07-19作者:

2002年,殷鸿福(左2)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向学生讲解化石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我自1987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后,已培养了数十名博士生。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所谓培养成功,实际上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导师起的只是一个“领进门”的作用。

一、作为导师,要始终关注学科前沿和国家急需的科研方向

导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所研究的学科领域,还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比如学地学的,每期《Nature》《Science》及其他重要地学期刊的目录都应关注。里面的文章并不一定都与自己所研究的古生物学有关,但是看看别人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也会有很大的促进。我始终想着当前学科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去结合,这是我指导博士生的一个出发点,而不仅是出自于项目需要什么。同时,也要始终注意本领域当前国家急需是什么,我们能尽什么力。最好是在学科前沿和国家目标结合的方向上去培养研究生,这样才能给研究生指明一个好的方向,确定一个好的选题,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是学古生物出身,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研究双壳类,后来因为形势的变化,逐渐向自己和同行提出了一个古生物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古生物学这门学科,按照国家目标和学科前沿应该走什么方向我们当时明确地提出了生物地质学方向,就是说要走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结合的道路,而不单纯是古生物学中传统的鉴定化石、划分对比地层等内容。21世纪初,国际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在21世纪,至少是21世纪上半个世纪,地学重点是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方向,并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四大项目联合为地球系统科学合作组织(ESSP)。根据这个趋势,我们很快就确定了在地球系统科学这样一个总方向里,我们的方向就是从生物地质学发展为地球生物学。现在我们成立了地球生物学系,重点就是研究地球生物学,即生物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这比当时的古生物学来说,是大大地拓展了。我们指导学生,就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在论文题目写作过程中,导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师生相长的关系。因为论文依托的课题属于学科前沿,不一定是我所研究了一二十年、非常熟悉的内容。所以我们一起边干边学,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可能开始的时候,我研究的比他多,因为我毕竟已经积累了一些,在这个方向上也探索了一些,但是还不一定能形成论文,只是有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指导研究生去做。到后来,有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这个方向上钻研得比我还深入。通过研究生培养,把学科向新的方向推动了,我也因此不得不去进一步学习这个方向的知识,也跟着一起往这个方向走。往往带一批研究生之后,这个研究方向就慢慢形成了,新的学科前沿就建立了。

例如我有一个学生,他来读博士的时候,我们正在发展学科前沿“生物地质学”。生物地质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生物成矿作用”。我们商量后,他本人也有朝着国家所需要的生物成矿理论这个研究方向发展兴趣。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这样选题的。该论文取得了最早在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包体中发现了有机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有其他的创新点,评审委员会有四位院士给论文的评价都是优秀。他在发展生物成矿作用这个方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后来他自己努力又进一步拓展到生物在古环境分析、烃源岩形成等其他的研究方向,现已经国内知名了。我最初指导他的只是一些前沿概念,在整个过程中,我跟他一样也在学习,现在应该说他研究得比我深入。

二、导师和研究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正常的师生关系

既然说是“正常”的,当然就是指现在的师生关系有些“不正常”了。什么是我认为的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呢就是师生间有时存在一种利用关系——老板与雇工关系。现在有的导师招过多的研究生,自己根本就顾不上带。不了解、不指导,让学生感到只是在用他们完成导师的项目。导师花钱抠门,出了成果还要占头名,这就成了雇佣关系。还有一种就是过于亲密的关系。导师要爱护学生,学生也要尊敬老师,但不要老在酒宴上碰头(包括已经毕业的,已做出成果的)。这样的碰头多了,将来划不清界线,应当避免。因为毕竟有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将来要留在本校的学生,难免你和他是利益共同体,将来如你要评他的副教授,评他的项目,关系太亲密了,就不容易划清界限。我觉得要注意这两种不正常的关系。

我理解的“正常”关系,可以借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来打个比方。比较理想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表现在父母无私地培养子女成长,为了子女花光积蓄都愿意;另一方面体现为“严父慈母”,就是说父母和子女间也要有一定的距离。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学生是导师在学术上的“后代”,导师培养学生应该是无私的。导师花力气培养学生,并不是单纯为了完成自己的课题,而是通过把学生培养出来,把学科发扬光大,把好的学术传统继承下去。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就不应该是雇佣关系,而是拥有共同的目标,一起把这个学科发展起来。作为导师,首先要在学术上站在学生前面一点,要引导他们较快入门,还要舍得花工夫,了解和指导研究生,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其次,要关心帮助学生。在项目课题上账目要清楚,最好由另一人管账。自己用钱要节约,但是在研究生需要的时候,要舍得花钱,比如帮助学生支付外出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费用、出版费用等。在生活上也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学生,在他们前进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出手为他们排忧解难。必要时还要出面顶住不恰当的压力,甚至承担责任,让他们能顺利成长。

2001年,殷鸿福(前右)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博士生授予学位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三、德育工作非常重要

要鼓励学生走正路,对好的要表扬,有问题的也不要护短。我有一个学生,他的特点是很用功。在学生时代,他愿意坐冷板凳,不在乎名利。他考入博士生后,我们商定培养计划时,强调先打好基础(重点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外语和教学)。所以他在读博士期间以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坚持在教学方面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在科研方面基础比较扎实。一直到21世纪初,他的论著已有积累,但在同一代人里面的学术地位还不显著。这是属于大器晚成的一种情况,也是我希望的培养方式之一:首先把基础打好,而不必一定要少年露头角,这样的培养对于一门心思搞学问的研究生是比较适合的。事实证明他做得很成功,现在已成为团队的带头人。

要培养学生有集体信念,团队有良好的团结气氛。平时一些基本学术规范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在自己所带的学科集体里面形成一种公正、团结和奋斗的氛围。我所在的这个团队,不但学术氛围很浓厚,平时交流也很多。现在有自己的团队网站和E-mail,只要有共同的意愿,大家有什么意见,交流不困难。我有一个学生,毕业后,他去国际著名教授名下做研究工作。一年后对方要和他签订5年的工作合同,每年5万英镑,也就是相当于70万元人民币。当时他来信征求我的意见,我要求他一年之后一定回来。在这两难选择中,他舍弃那边的高薪和优越工作条件,按时回国了。他说他舍不得这个团队和这种氛围,这证明了他对我们集体的信念,可见培养学生有集体信念多么重要。一个团队,如果给人一种不公正的印象,那对于老实肯干的人,是极大的打击。对于年轻人,聪明勤快的、有发展前途的,千万不能让他走急功近利的路,一定要踏踏实实。我对于自己带过的博士生,在这方面坚持从严要求,论文如果不是真正优秀,一定不能光凭发表的文章上报优秀论文。评定职称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条件才能上,不能侥幸过关,给人不公正的印象,否则会助长年轻人的浮躁。当然这样做的时候,还要同时向学生讲清道理,满腔热情地帮他继续前进。这也是很具体的思想工作,不能放松。

节选自《中国地质教育》,2009,18(02)29-32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