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项目启动
| 来源:学部工作局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字号:大 中 小】
6月23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项目启动会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召开。来自科技部、住建部、农业部、交通部、林业部、国家遥感中心、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以及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和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部门和单位的院士、专家共40余人参会。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遥感地球所所长郭华东主持。
郭华东在会上作了项目总体报告。报告指出,李克强总理对反映我国东西部人口发展的“胡焕庸线”十分重视,提出“胡焕庸线”该不该打破、能不能破、如何破的“总理三问”。郭华东指出,该咨询项目可利用空间技术宏观、准确、快速的优势,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开展对“胡焕庸线”的创新性研究,回答“总理三问”。遥感地球所研究员王心源、吴炳方、王世新针对“胡焕庸线”能不能破、怎么破、突破有什么影响等三个问题分别进行报告,并提出实施建议方案。
中科院院士徐冠华、陆大道、刘嘉麒、姚檀栋、杨元喜和TWAS院士方新及与会专家们针对“总理三问”的本质含义,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案,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对“胡焕庸线”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建议,要深入研究“胡焕庸线”形成的过程、背景与条件,认为“胡焕庸线”是不可能靠自然资源禀赋被打破的;要突破,一定是从产业上突破,要更进一步增加西部的实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脱贫的步伐,加快缩小东中西差距。
专家们认为,“胡焕庸线”的突破要以需求为导向,要讲成本。“一带一路”为“胡焕庸线”突破提供了可能,新型城镇化为“胡焕庸线”突破给出了抓手。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是简单地将东部淘汰的产业转移到西部,现在向西部倾斜的政策比较多,但是具体落实不够。专家们建议,课题要在“怎么破”上下功夫,充分开展国内外的对比研究,分析突破的代价与成本。
专家们非常关注西部的生态环境与承载力,建议宏观测算西部地区能够承载人口数目、增加人口主要分布地区;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模拟西部人口的布局、产业结构规模、未来水资源等在突破“胡焕庸线”后产生的影响与变化,加强与“胡焕庸线”相关的实际调查研究。
最后,郭华东进行总结,表示专家们对项目研究的理念和产出、项目的进一步组织落实、如何利用空间观测的优势等给出了指导与建议,充实了咨询项目的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对于完善未来两年的工作计划具有重要作用。他希望,该项目能够为国家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