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九届学术年会数学物理学部学术报告会在京召开
6月2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九届学术年会数学物理学部(以下简称数理学部)学术报告会在京召开。2021年和2023年当选的数理学部院士、202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奖获得者等22位科学家,分数学力学天文学组、物理学组两组,围绕有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分别进行学术报告。数学力学天文学组报告会由江松院士、王小云院士、邓小刚院士主持; 物理学组由陈仙辉院士、谢心澄院士、李儒新院士主持。
在数学力学天文学组,李骏院士围绕镜像对称猜想的代数几何研究,阮勇斌院士围绕GAUGED LINEAR SIGMA MODEL 的数学,张平院士围绕三维Navier-Stokes 方程强解的解析半径估计,沈维孝院士围绕低维映射迭代研究的若干进展,田野院士围绕一类分布问题,包刚院士围绕反散射问题的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田一超研究员围绕Rankin-Selberg 型母题的广义BSD猜想等主题,分享了他们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夏克青院士以旋转热湍流中涡的运动为题,段慧玲院士以水下流动滑移边界力学问题研究为题,史生才院士以超导探测与太赫兹天文为题,赵刚院士以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为题,介绍了力学和天文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及下一步展望。
在物理学组,封东来院士讲述了基于电子态探测和外延生长的量子材料研究,马余强院士聚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前沿,介绍了活性凝聚态物理的最新成果,王玉鹏院士讲述了物理世界的边界问题。丁洪、段路明、金奎娟、马琰铭等院士围绕拓扑铁基超导体、离子量子计算、光与低维氧化物相互作用、氢基高温超导体等物理前沿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万宝年院士就托卡马克高约束稳态物理研究,曹臻院士就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探寻高能宇宙线起源,方忠院士就拓扑电子态计算预测及其材料发现,马滟青教授就量子场论微扰任意阶的求解方案与大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
与会院士专家围绕上述报告中的研究成果、关键科学问题、学科交叉等展开了热烈讨论。部分其他学部的院士也参加了报告会,并积极参与讨论,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科的交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