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实科普法,中国科学院系列活动助力首个全国科普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响应全国科普月活动号召,中国科学院于2025 年全国首个科普月期间,成功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与专家资源,有效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
活动期间,科学家群体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月活动。院士群体进一步发挥“四个表率”作用,深入各地开展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周忠和、袁亚湘、崔向群、陈仙辉等271位两院院士,深入党校、高校及中小学校园,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带来364场科普报告,讲解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组织开展了736场科普报告,覆盖15个省,28个地级市,将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送到各地,不断扩大科学普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各地院所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科研优势,支撑各地“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北京地区,国家天文台联合奥运科技园区的科研院所,在科普月的四个周末接力举办主题科普活动,通过“探秘科学实验室”“科学家进校园”等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感受FAST、LAMOST等“国之重器”的魅力,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上海地区,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举办“激光创造美好未来”系列活动,开放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带领公众探索激光技术的神奇世界;昆明地区,昆明分院联合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等举办“触摸自然温度·解码生命密码”系列科普活动,将鸟类味觉演化、家犬行为研究等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体验的科学课堂,让科学走进生活、融入日常。
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中国科学院深入落实科普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中国科学院将持续以高质量科普活动为载体,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传播到更广袤的祖国大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