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学部道德委员会六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日期:2018-06-12

|  来源:学术与文化处【字号:

  2018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道德委员会”)六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道德委员会裴钢主任主持,14位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重点研究了2019年的科技伦理研究项目选题。委员们围绕新生物技术的科技伦理问题和智能机器伦理问题进行了讨论。1.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伦理问题,伦理问题在不同社会存在差异。随着文化差异冲突的显现,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探讨寻找适用于新生物技术研究的指导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我国科学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这是新生物技术的一大突破。因此,由我国研究制定含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内的新生物技术的科研伦理规范,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也显得尤为重要。2.智能机器和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科研伦理规范是否相同,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委员们认为,人工智能主要在技术研究层面,而智能机器更多体现在应用方面。一是机器人的使用引发的变革带来的挑战,如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二是机器人的使用创造的新现实带来的挑战,如新的人-机交往方式的出现;三是机器人的使用对原有价值观的挑战,如数据与隐私保护、机器人与机器人制造者之间的责任界定等问题。相比较而言,智能机器的伦理规范研究更为迫切,有必要适时地启动和开展前瞻性的研究。

  学部道德委员会在积极组织科技伦理问题研究的同时,还注重搭建交流平台,组织科技专家和人文社科学者就科技伦理问题进行研讨。自2011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7次伦理研讨会,在本次会议上,委员们讨论了2018年学部科技伦理研讨会的方案,决定就国外应对突发性重大科技事件的经验与我国当前的问题、我国学术不端查处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国应对突发性重大科技事件的策略与制度建设等问题展开研讨,探讨我国应对突发性重大科技事件的长效机制,建立应对机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会议还研究审议了《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传记项目管理办法》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投诉信处理工作办法》,研究了优化学部科学道德相关规章制度文件的相关建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