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从电工到中科院院士

日期:2017-10-11

|  来源:西安日报【字号:

  人物简介

  郝跃,1958年3月出生于重庆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学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

  “如果没有1977年高考的恢复,如果再推迟几年,或许我就扎根西双版纳了……”

  每当记忆长河中高考经历的波澜荡起,中科院院士郝跃心间,就像多年前头顶那方彩云之南缀满星的夜空,明亮深远。

  从知青、电工到大学生

  1974年,高中毕业后的郝跃年龄小无法招工,于是初中起就痴迷无线电的他,在学校义务当起了电工。修理发电机、电动机、汽车电子器件,都难不倒这个16岁的聪颖少年。

  本想等年龄满了就招工,然而历史再一次调转了人生的船头——那一年,郝跃作为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大军的一员,下乡走入云南昆明半山区的农村。稀里糊涂当上知青生产队队长的郝跃,在繁重的劳动锻炼中经受着不曾有过的洗礼,这令他的“绵羊”性格也悄然发生了质的改变。

  1976年,随着招工,郝跃来到西双版纳地质队,当起勘探工人。没多久,电工基础扎实的他又被调到地质大队去当电工。“我还参加过西双版纳景洪县电工大比武,就是踩着登高板登电线杆,看谁快。那时的我,乐在自己的工作中。”郝跃的嘴角微微扬起。

  从1977年10月21日公布高考恢复,到12月10日开始考试,仅有40多天备考,必须与时间赛跑!

  “陕西延安是革命圣地,而西安离延安不远,西电又是所军校,专业还是我喜爱的无线电。”就是这样简单的原因,作为570万高考大军中的幸运儿之一,原本可以上清华的郝跃,踏入了向往已久的西电校园。

  做一颗祖国的螺丝钉

  那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很多教材是刻蜡版油印的,听英语要用总也借不到的笨重大录音机。同学们的伙食,早上苞谷糊糊咸菜,中午萝卜白菜,晚上白菜萝卜,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但郝跃觉得,这都不是困难。

  “毕业后只要能发挥专业特长,无论戈壁大漠或深山峻岭,只要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哪里需要就扎根在哪里。爱国奉献的情怀,灌注在了那代人的灵魂里!”谈到77级学生朴素的共同理想,郝跃语气坚定,“根本不会想太多,就是要做一颗祖国的螺丝钉!”

  1982年,毕业于西电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的郝跃一头扎进微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这个“猛子”一扎就是30多年,随着一道道难题破解,探底“科研之洋”的数据被不断刷新。

  “微电子不微”

  针对新型氮化镓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攻关,郝跃带领团队相继提出一系列创新的高质量材料生成方法、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结构,微波功率器件的效率被提高至当前国际最高纪录73%,几乎达到了半导体微波功率器件电能转换的极限。成果被评价为过去10多年该领域的3项里程碑成果之一,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

  “微电子不微。”这是郝跃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基于半导体微电子技术的芯片加上软件构成了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科技文明的基础,所以,微电子技术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提起“挚爱”微电子,一生追求当好“祖国螺丝钉”的郝跃语速不由加快,“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对学生,郝跃眼中饱含期盼:“我们要在学生迈进校园后的每个细小的育人点滴中,注重启发他们融入国际化趋势,瞄准国际前沿,对标国际标准,敢于在更富挑战性的国际大平台上展示自己,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新时代青年。” (文/记者 张潇 通讯员吴 华; 图片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