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库马拉(Markku Tapio Kulmala)

芬兰国籍,大气物理学及陆地生态系统气象学家。195810月生于芬兰福萨尔。1988年获得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学位。2004年当选芬兰科学和人文院院士,2012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库马拉的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气溶胶成核和增长机理、气溶胶-大气簇团动力学和生物圈-气溶胶--气候相互作用。气溶胶是当前关于人类活动气候效应中认识上不确定性最大的问题,其中新粒子的成核和增长一直是困扰学界的科学难题,最大的瓶颈在于中性簇团及其成核机理。他基于理论分析预测了中性簇团的存在,理论推导出其活化增长机制,并进一步发展测量技术,实现了3纳米以下粒子的直接测量及超细粒子的成分分析,证实了中性簇团的存在并弄清了超低挥发性成分在簇团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完善了新粒子生成和增长理论。相关参数化方案成为国际主流环境和气候模式的关键模块,显著降低了气溶胶模拟的不确定性。他领导发展了地球系统过程集成观测试验基地SMEAR,使其成为全球公认的测量参数最齐、持续时间最长的“旗舰站”。基于观测和理论分析提出了陆地生物圈-气溶胶--气候相互作用的反馈循环机制COBACC,定量揭示了CO2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及森林生产力变化如何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自然排放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进而影响云和辐射平衡并对气候系统产生反馈。基于相关工作先后发表800余篇SCI论文(包括11Nature13Science),总引用超过30000次。近5年来一直是ESI地学领域全球引用最高的科学家,高影响指数H-index84。先后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包括气溶胶领域最高奖“Fuchs纪念奖”和欧洲地球物理联合会Wilhelm Bjerkenes勋章。 

库马拉与中国学者已进行了近十年的实质性合作,对我国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推动和开展与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大气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先后邀请中国学者参加欧盟FP6、FP7项目,帮助我国发展地球系统区域过程观测平台;他推动了iLEAPS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落户中国,并在领导PEEX计划过程中邀请中国作为主要发起国,增强了我国在气候变化与环境领域的国际化程度。他十分关心我国面临的复合大气污染问题,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家和城市层面的双边合作,积极从欧洲寻求资金和技术,帮助我国重点城市治理大气污染;主导发展的多台仪器在我国得到较好应用,对揭示灰霾形成机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大气环境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