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麟自传

|  来源:【字号: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我已届耄耋之年了。作为一个在科技领域徜徉了半个多世纪的工作者,在人生之旅到站之前,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足迹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后人。这些可以作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参考,或许可以增添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下面主要谈的是我个人60多年来在科技领域活动的经历和体会。书中反映的事实和观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要树立坚定的自信。资质超人当然占有优势,资质差些也可以用加倍努力来补偿, “成就”并不是天才者的专利。我在《院士风采》一书中所提:“科学王国大公无私,人的能力有高低,成就有大小,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努力,一分成果,这是永远如此的。”这正是爱迪生所说,天才是99%的汗水,外加1%的灵感的意思,也是我在此书中特别要向青年传达的信息。
  第二,有人把个人未来的发展过分依赖进入名校、遇到名师。当然,追随名师左右,与名师经常接触,春风夏雨,耳提面命,名师出高徒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理论方面。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容易遇到的,而对实验科技工作者而言,接受了合格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后,他的成长更依赖于一个实验室的整体互学作用和业务上自学能力的锻炼。
  第三,对实验工作者而言,应该注意“手脑并用”。在科技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大科学,理论与实验有明确的分工,不能要求大家都是“全面手”。但一般的应用性技术研究,用理论指导实验,用实验检验理论,理论与实验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而做实验就要有动手的本领。只有“手脑并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的进展。
  第四,在实验室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要依靠长期实践的积累,它不是书本或老师可以教给你的,而要靠锲而不舍的努力,这需要个人兴趣来支撑。
  第五, “原创”是科研的精髓,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与“跟踪”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建立鼓励“原创”的环境和机制。
  第六,发展科技需要建立国际一流的大学和实验室。“一流”并不是指规模庞大、人员众多,而是指能够在某些学术领域占据国际一流的地位,产出重要的成果。
  第七,实验工作多属具体细节,周期长,牵扯问题又多,也不一定有显赫的结果,这样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只是雕虫小技,微不足道,实际上这正是科技发达国家机体中的血肉基础,没有局部的细小成就,就没有伟大整体的出现。
  第八,年龄高的科技工作者,从科技发展前途出发,要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让他们来挑大梁,当好他们的顾问。另一方面,如果健康许可,也应做些本行的、力所能及的、规模较小的研究, “老有所为”,充分利用自己一生积累的经验,为国家建设添砖添瓦。
  下面我想介绍的亲身经历,可以说就是以上八个方面的具体例证。我从大学到留学,都是学习物理的,但一生所作所为又大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很早就有自己动手的习惯,形成了“说”与“做”统一的倾向。但我从事的是一个狭窄的科技领域,因此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是“以管窥豹”,难避“经验主义”之嫌。
  因为所谈内容主要是科技领域的活动,书中自然要牵扯一些具体的科技问题,为了照顾非科技专家的读者,我尽力避免讨论一些技术细节。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从事工作的性质和时代背景作些必要的说明。因此,书中除一般叙述外,凡技术性较强的内容,都放在“注释”中。在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谈到几十年前的技术问题也许会使人感到幼稚肤浅、不值一提;但不提这些问题,就不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况。因此,把问题放在时间、地点、国情等条件与今大不相同的历史角度来认识,是我所寄望于读者的。为了供一般读者阅览,我在叙述中避免使用图表、公式,这就难以避免用语言描述的啰嗦。此外,我已届耄耋之年,记忆不佳,几十年前事件的细节,难免挂一漏万,叙述不够全面,但我在这里竭力做到如实反映历史的真实。
  关于此书的结构,既然是传记,叙述当然以时间为主轴,但有时则是标题性质的综合介绍更为恰当,这样时间上就参差不齐了。最后,我把经历过的在学术交流中遇到可纪念的人和事录下,也许有些方面可供参考。一般读者可能不熟识的人,在“注释”中将略加介绍,但对我的同事和科技界大家熟知的人物,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个人负责研制成功的有相当规模的几件科研项目(除在美研制的医用加速器外),包括筹备和结尾,大多用了多年的时间,如:
  (1)1953~1955年,研制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
  (2)1956~1964年,研制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
  (3)1980~1986年,研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4)1987~1995年,研制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5)1989~1991年,研制前馈控制;
  (6)2000年至今,研制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
  以上(1)、(5)、(6)属于创新研究;(2)、(3)、(4)属于填补我国空白,独立自主研制,主要是跟踪国际发展的大科学装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方面“跟踪”是必须经过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西方对我国封锁、苏联对我国保密的情况下,对自行在高科技领域“跟踪”研制的意义与作用,我曾写过几句话表明自己的感受:
  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
  虽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
  从发展过程上讲,“跟踪”是难免的。同样从发展历史上讲,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不同,摆脱“跟踪”,独辟蹊径,才能成为科技强国。周总理曾说过,我们要“一买、二用、三改、四创”,这是至理名言,指明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道路。我希望大家要永远铭记。
 
总序(路甬祥) 
自序
第一章 我的家世和童年
一、家庭背景
二、动荡童年
第二章 求学时代
一、汇文中学
二、燕园弦歌三、武大借读、燕京复校
第三章 走向就业
一、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日寇进犯,逃难昆明
三、第一次接触高频、高压工作
四、日本投降,北上还乡
五、留美考试
第四章 留美生涯
一、加州理工学院
二、斯坦福大学
三、斯坦福人物志
四、攻博之路
五章 破碎的回国梦
一、回国受阻
二、俄勒冈大学执教
三、重返斯坦福大学微波与高能物理实验室
第六章 研制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加速器
一、背景情况
二、无例可循,自辟蹊径
三、克服困难险阻,享受成功喜悦
第七章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一、再次踏上归途
二、回国初期的一些学术活动
第八章 中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
一、“想吃馒头,先种麦子”,一件远远超前的研究工作
二、室内承担的其他任务
第九章 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
一、高能加速器的筹
二、历史背景——— “八七工程”
三、方案调整,BPS下马
四、上下求索,起步艰难
五、曲折前进,方案落实
六、设计预制,制造安装
七、心余力拙,主动让贤
八、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经验给我个人的感受
九、邓小平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第十章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研制
一、历史背景
二、装置简介
三、立项启动
四、排除困难 渡过难关
五、锲而不舍 终抵于成
六、经验教训
附 录
第十一章 国际合作的“前馈控制”研究
一、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加速器实验装置
二、“前馈控制”研究
三、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生活点滴
第十二章 一个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诞生
一、老有所为,束流应用
二、创新四步曲
三、产业化的艰巨历程
第十三章 交游散记
一、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中国西部之游
二、我国的几台同步辐射装置
三、美国几个实验室掠影
四、记法国科学家勒布蒂特
五、韩、日之旅
六、俄、乌之行
七、巴西掠影
八、处女岛记事
九、阿拉斯加之游
附 录
第十四章 人生感悟、青年寄语
一、跟踪与创新、引进与自制
二、寄语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
三、自主创新,路在何方?——兼谈高档次科技人员的培养
附录一 谢家麟生平活动年表
附录二 谢家麟部分论著目录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1920年8月出生于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7年赴留学,194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1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回国途中受阻,先后在奥立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微波实验室任职。后在芝加哥领导研制成功“使用电子治癌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1955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等职。20世纪50~60年代,领导完成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项目;80年代,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和建造;90年代,领导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现从事新型加速器研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胡刚复物理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